还记得2006年九月那次的初见吗?曾经总觉得时间走得慢,有好多的时间可以朝夕相伴,不过转眼之间,已毕业十年。十年前的毕业典礼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又成长为什么模样?近期,我们将推出【毕业十年忆密缘】系列校友访谈,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共忆交大校园的青春往事。

人物白描:陈媛,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高中毕业于天津市大港区油田实验中学),曾任密西根学院首届学生会副主席,获得杰出领导奖;拥有密西根大学化工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博士后深造,现就职于富士胶卷电子材料公司,担任高级技术工程师。

“时光荏苒,转眼毕业十载,回首过往,这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当年稚嫩的脸庞,而今写满自信和睿智,过往彷徨的思绪,如今化作笃定和从容。从前奔波在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社团,实习,志愿活动的少年,现在化身为工程师,教授,企业家,管理者,创业者。密院赋予我们的是国际化的视野和无问东西的情怀,是探索未知的雄心和开创者的勇气。上一个十年,我们和学院一起成长;下一个十年,我们一起续写精彩的故事。不忘初心,勇敢向前!”

尽管因为远程语音访谈的缘故没看到学姐本人,但她一开口,便立马让我们感受到一股特别的气质——轻快而有力,有夏天的清爽感,使我们一下子便对应起她朋友圈里爽朗的笑容。

冒险与机遇

作为密院第一届学生,陈媛坦言:”我们这一届的人是敢于尝试和冒险的。” 初生的学院尽管充满了前途的未知性,但也同样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性,尤其是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和“DD”(Dual Degree,双学位项目,以下简称DD)等学位项目吸引了有出国意愿的陈媛。接受风险更是把握机会,高考后陈媛选择了密院。

录取伊始,她又不断面临一系列新选择:

——是否要加入“前无古人”的密院学生会?

——专业分流何去何从?

面对这些纠结,陈媛做起决定却显得非常笃定,看似顺其自然的背后是理性的思考。

提起加入学生会的经历,陈媛笑称最开始只是隔壁寝室的女生(也是后来的好闺蜜)喊自己一块儿参加学生会主席团竞选,“帮忙壮壮胆”,经过几轮民主投票,两人凭着出色的能力最终竟双双入选。学生会从无到有地操办起来各方面挑战都很大,陈媛没有退缩,“我是个有始有终的人,想把学院的风格带起来。”作为主管文艺的学生会副主席,她先后组织了新生晚会、毕业晚会等等,这些经历如今成了她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奇妙的是,现在回想这些当初累到快崩溃的经历竟会觉得较纠结的部分都随风而逝了,剩下的都是有意思的回忆,还结识了许多一辈子的好朋友。” 无疑,学生会工作加上学业的双重压力对密院学生来讲是个不轻的担子,两样都抓可谓一场刺激冒险,但理性思考使陈媛在挑战中看到锻炼自己的机会。

“首先我想到的是自我定位。”

她提到在不确定性中的选择其实取决于个人更追求什么,与其说人在决定选择什么,不如说是决定放弃什么。把精力分到学生工作上会有影响成绩的可能性(只是幅度因人而异),如果对GPA有完美主义执念想做超级学霸,自然分给其他活动的时间会缩水。但陈媛的选择是在确保GPA到足够申请标准后,剩余精力分配在其他感兴趣的活动里。

我把平衡学业和课外活动作为一种训练时间管理能力的机会,如果我从大学就早早有意识地这样培养自己,对未来的我应该是件好事。

陈媛认为做好时间管理没有什么很神奇的诀窍,就是灵活地调整具体阶段的priority(优先级)。工作时认真工作,学习时认真学习,玩儿就认真玩儿,所谓 “work hard, play hard.” 最终,她完成了这场冒险,成功DD,也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获评密院“卓越领导力奖”。毕业后,平衡学业与课外活动变成了平衡家庭与工作,陈媛认为道理相似。生活与工作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像薯条和番茄酱的搭配:工作开心,家里气氛更和谐;家里和睦,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做好整体规划,再专注于眼前的priority,或许就是掌握平衡的要旨吧。


陈媛在密西根大学研究生图书馆

谈起专业,陈媛提到她在密院选机械工程专业更多出于优势科目的考量。参加DD项目后,她在密西根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尽管当年DD 热门专业是就业面广的ECE和IOE,“我不想轻易随大流,也许想看到不同的可能性吧”,对她而言,化学工程一方面和机械工程课程较为相似,另一方面没有浪费自己的兴趣。虽然在当时较为小众(第一批DD的73人中只有她一个人选择攻读化工系),但这个选择对她而言倒并非一个“hard choice”。

进入密大后,她对化学工程专业又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它的涵盖面远比想象中广,职业选择面也很宽,能源公司、化妆品、车厂、材料、视频、半导体方面都可以选择,甚至有些同学暑假实习去了冰激凌工厂,假期回来长了10斤(笑)。化工专业往往会被贴上许多标签,如“污染重”、“高危险”、“不适合女生”等等,陈媛认为这些认识有失偏颇,希望能用内行人的眼光做一些科普,她也参加了一些为高中生举办的“Xplore Engineering”活动,介绍化工专业,听到许多孩子在分享会后表示“想当化学工程师”后,她会有小小的成就感。选择非热门专业在许多人眼里算是场冒险,但经过理性的自我认识后,陈媛在所谓的冒险里看到的是发掘自我潜力的机会。也许就像她说的——

“生活应该有些挑战,要是刻意选了看似容易的路,其实也可能有隐患;如果受挫了更容易自我质疑,即使得到了也可能在短暂的开心过后还是觉得不满足。”

突然想到人们常说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那些精彩青春的背后,或许早已铺垫好了许多深层理性的思考及强大的执行力吧。正因这些强大内在,冒险成为了一场充满机遇的优质生活体验。尊重迷茫感

无论是傲人的学业level,还是丰富的工作经验,陈媛一路的人生轨迹应该就是那个传说中 “别人家的孩子”本孩了。惊艳之余,我们不禁好奇:要怎样严丝合缝的规划才能完成学业与活动并举,同时又维持良好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愉悦感。

“我其实很想和你们谈谈这个,”陈媛稍作停顿,缓缓说道:”我不是一个从不迷茫的人,而且我不排斥迷茫。”

“回顾过去,我想对刚进大学的自己说:希望你能珍惜并尊重自己的茫然感。”

陈媛坦言:“我承认我其实一直是个很茫然的人,而且是特别茫然;当然了,也有些人是很幸运的,他们就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也有意愿有能力去为之努力。就是有这样的人。这就像去餐厅吃饭,有的人很清楚自己想吃什么,不用多加思考就可以直接去点,吃得也很开心。但有的人呢,光是选餐厅就选很久,好不容易进去了也不知道该点什么,吃完也可能觉得不合胃口——可是你不能说这些人就是有错的,或者觉得他们的人生就是不顺利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其实是很正常的。”

“茫然感的存在证明了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有思考,它只是思考不得后的一种结果。虽然思考不得,但不去思考就更不会有什么收获。所以你可以恭喜你自己,茫然体现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性。另一方面,有茫然感是一种幸运,这至少说明你有多于一个待选项供你纠结。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她都没有机会茫然,因为别无他选。”

陈媛认为茫然的背后,是过于急切地想要达到某一个终点的心情。初入密院时她便体会到这一点,“学费比其他学院高,我自然会有更大的压力,对自己有个更高的预期,我会很急切地希望自己不走弯路达到成功。现在想想,那种特别渴望捷径的心情其实不容易让人在这条路上很快乐地去追逐,反而会带来一个从焦虑到迷茫再到焦虑的恶性循环。”

了解茫然的本质更有利于自我开解和自我容纳。我们不必为自己的迷茫感而自我贬低或是逃避,反而该尊重这份茫然感,因为它是自我探索的痕迹和必经之路。既然人生是连续的迷茫和离散的开解,尊重迷茫就显得更为重要。

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音乐是陈媛最好的“伙伴”

温柔而有力

“自从选择了理工科,总有一些标签伴随着我,先是‘工科女’,然后’女博士后’,接着是’女性工程师’,作为一个反标签主义者,我的态度是:‘温柔回应’。”

在美国工作的陈媛曾被同事问道:“你看起来个子小小的,年轻高学历,外国女生,又是高级工程师,这些特质都放在你身上,会不会觉得大家会对你有一些judgement?” 这个问题提醒了陈媛标签对人的影响,标签会导致一些先入为主的判断,可能是质疑,也可能是欣赏。但在陈媛看来,所谓“女性工程师”,首先是工程师,一个合格尽职的工程师。

“过分的质疑和赞赏都不是很健康的态度。我当时只想说:用成绩说话。”

陈媛在富士胶卷电子材料执行项目

陈媛回忆第一次参加公司部门峰会的经历,出席的都是公司智囊团中的人物,当时她是与会仅有的三位女生中唯一作报告的一个:“我很明白,作为公司的minority,就很容易被推上风口浪尖,做得不好会被更多质疑,但做得好也会得到更多关注。我告诉自己不能给女生丢人,我不需要听别人说’值得鼓励’,而是一定要高要求地完成工作。我也不想过度渲染我是‘女性工程师’,最希望的是大家能看到我所做工作的价值。”

“那次报告完成的不错,后续有很多人来咨询更细的内容,并请我谈谈理解和看法,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学姐经验谈

关于读博

要不要读博,这也是一个曾经让我很纠结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采访帮到很多跟我相似的人。

以国际生身份本科毕业找工作太难了,一般人本科读完会选择继续读master或是phd。两者相比较:master较快(1-2年),但多数要自己交学费,有一定经济压力;phd时间相对长(4-6年),比较辛苦,并且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女博士的头衔还会被误解和吐槽。

我也咨询了学长和老师,被建议直接申请难度更高的phd,到时候不顺利或是不合适可以转到master;当然也有人是因为不确定,先申请master,再通过资格考升级读phd,不过这也要很大程度取决于导师的项目和经费情况。我自己当时的想法是,不如先做难度更高的事情,到时也有更多的选择。

关于博后

博士后并不是一个比博士更高级的学位,而是博士用来进阶和深造的中转站,许多人利用这个阶段拓展自己的科研领域或是学习新的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尤其是申请教职做好准备。当然也不是说博后岗位就只是培养未来教授的孵化器,我之前做博后所在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就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很好的结合。那里有工业界式的管理和对员工的评估制度,在项目上也有比较广泛的定位:有的项目偏重科学理论,可以有机会和许多专业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合作攻克一些比较超前和有影响力的课题;而有的项目也是与企业合作,偏重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和一些优化的应用。

陈媛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关于职业

教授这个职业非常考验综合素质:在博士/博后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能力后,教授需要更多的是独立的管理和统筹的能力,因为要带领一个课题组往前跑。在早期争取tenure(终身教授资格)的时候需要把经费申请,科研,教学,带学生,行政工作都做到位。顺利获取tenure,就不会有任何“失业”的后顾之忧。辛苦之余,教授的优势在于,可以教书育人,影响一批学生,走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做自己认为有影响力有意义的课题。

国家实验室这样的科研岗位更专注于科研,需要你尽量保持旺盛的创造和产出能力,可以有机会利用高端精密的仪器,与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合作去攻克有影响力和挑战性的课题。也会有机会和企业界合作,用科研手段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难题,影响未来创新的潮流。

工业界的岗位最多,所以也是最普遍的选择,根据企业的规模,文化不同,职业发展的途径也并不是单一的,简单总结,入职初期,你会在某个或某几个部门做好一颗“螺丝钉”的工作,与整个团队通力协作。经过几年的锻炼,评估自己想从事偏重技术或是偏重管理的岗位,然后继续积累相关的经验技能,有一个慢慢晋升的过程。

不过刚刚毕业初入社会的我们,可能也想不到这么多,所以不用过于纠结,把握自己当下能拥有的最合适的机会,努力把自己做好。有时候,你想要在某一个领域得到的东西,在另一个领域也可以得到。

起初我也把工业界误解为一个与学术界截然不同的领域,后来发现自己现在的工作是用科研手法解决很多实际重要的问题,也有teaching的部分(提供培训和咨询),也有需要发表专利的部分,你也通过的不同的项目影响了很多人。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从大局来看,也许从事什么工作,拥有什么头衔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你的工作体现了什么价值,如何的影响了他人。

“真诚”和“勇敢”是我最看重的品格,带着他们上路,相信自己会拥有的一个有趣和有意义的人生。

供稿:密缘访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