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张行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18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吴炯孙洁阳光奖学金,2019-2020学年唐君远奖学金获得者。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先生曾言: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建设性的工作。人能从毁灭中获得一些快乐,但这种快乐无法与建设带来的快乐相比。正是怀着一种“Engineers change the world(工程师改变世界)”的建设性信念,我来到了密院,开始了一段丰富精彩的旅程。回首过去的两年,我收获了知识、友谊与成长,更明白了肩上所承担的责任。

格致诚明 勤求新知

记得入学密院前,我曾经向学院的两位学长请教:暑假应该如何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密院的生活?得到他们的一致回答是:“暑假养好身体,开学准备熬夜。”密院的学业压力繁重是不争的事实,大一刚入学的时候,看到周围同学们都在奋发学习,我也投身于熬夜爆肝的热潮,常常很晚才睡觉。然而,熬夜带来的效率下降使我很快放弃了这种做法, “Start early or stay up late(要不早起,不然就晚睡)”这句在学院广为流传的箴言让我意识到熬夜是一种缺乏时间与自我管理的表现。我于是开始用早起来代替熬夜,用清晰的时间规划来代替盲目的废寝忘食。

尽管课业繁重,刚进入大学的那段时光仍然让我感到十分快乐,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有趣且新奇。尤其是密院的数学分析课程(Honors Mathematics),逻辑严谨,几乎无懈可击。学习这门课程就好像在同一名极高明的棋手对弈,虽然屡屡败下阵来,但总能领略妙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逐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扎实的数学功底,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刨根问底的能力。密院体系化的课程设置与高中时的应试课堂差别很大,每一门课程之间都有着交叉与联系,比如数学课上会讲很多工程的应用,物理课上也需要很多数学的理论,工程课的project(项目)需要写作课的规范要求等等。在这种体系化的学习模式下,我开始思考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逐渐明白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VV285疫情期间线上授课 左二为张行健

VV285疫情期间线上授课 左二为张行健

密院的助教体系也让我受益良多。在今年夏季和秋季,我先后申请担任了数学分析课程的助教,帮助授课老师准备RC(习题课),帮助同学们消化理解课堂上的知识。在疫情期间备课的过程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和沟通能力,更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并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将知识表达出来,让听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对我而言,做助教最有成就感的瞬间也正是帮助同学们理解一个复杂概念的时候,这种通过传递知识帮助他人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

质文竞进 青年最勇

学习不是大学生活唯一的主题。在密院的两年里,我也不断踏出自我的舒适圈,去寻找各种不同的课外挑战。

张行健(前排左五)与闯入交大 新生杯足球赛四强的队友合影

张行健(后排右六)与冲甲成功的密院足球队队友合影

大一进校时,我加入密院新生队参加了交大新生杯足球赛并赢得季军。随后的一年,我作为密院足球队的主力后腰参加了交大希望杯比赛,帮助密院重返交大足球甲级联赛。犹记得新生杯季军赛时,我们在场上少打一人、落后一球的情况下,没有放弃比赛,在补时最后一分钟创造奇迹,扳平比分,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并最终实现逆转。在场下时,我们是密院学子,学业是我们的主题;而一旦蹬靴上场,足球就是唯一的主角,传停带射、呐喊呼喝,让人在挥洒汗水中找到最纯粹的激情。足球让我结识了一群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其中不乏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我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怀着对这项运动共同的热爱。足球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相信团结就是力量,绝境之中亦有希望存在。

在大二的一年里,我也与同学组队参加了一系列创新竞赛,与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同场竞技。在美国大学生物理建模大赛中,我们在火星旅行防辐射设备建模赛题上获得银奖;在工业富联与密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工业人工智能数据挑战赛上,我们获得了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赛题组的一等奖第二名。创新竞赛让我发现了课堂上所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促使我开始通过自学去了解一些较为前沿的知识。创新竞赛也让我在与不同同学的思维碰撞中,学会去理解不同的观点,去吸纳不同人身上的闪光点。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密院和谐互助的氛围,也造就了同学们强烈的主人公意识。在过去的两年里,我逐渐明白,作为一名在此攻读学业的学生,我也是塑造学院与学校气质的一份子。“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交大的校训)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个学子所应承担的实实在在的责任。

张行健在校友活动中提问

张行健担任密院第一届国际项目开放日志愿者

学业之余,我加入了密院的校友会,成为其中一名学生助管,协助组织了数场正式或非正式的校友活动。从波士顿到湾区,从上海到北京,从活动前的宣传与联系工作,到现场的布置与协调,再到活动后的新闻稿撰写,我都一一见证并参与。工作虽然辛苦,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更加强了我的归属感。在聆听一个个校友故事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密院校友群体自由、活泼、乐观的气质。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曾和我们一样,胸怀对未来的憧憬,不断去迎接挫折和挑战……现在,他们已走出学校,创造出自己的天地,而我们也在对他们过去的凝望中,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当前,席卷全球的疫情对高等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让很多人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许多本来应该赴美留学的密院学子只能被迫在国内通过网课参与学习。然而,纵使计划改变,密院学子“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格局不会改变。风雨终会过去,而我也将继续在密院奋起拼搏,继续谱写我的密院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