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这片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沃土上,一群特别的“新生”再度集结——他们本科阶段就在密院探索科研兴趣,如今又以博士新生的身份,又一次加入密院,怀揣着更加坚定的科研理想,再次踏上探索未至之境的征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分享,看看这些优秀的密院学子如何总结本科阶段的科研历程,以及作为新晋博士,对未来研究的规划与展望。
在本科阶段,学院 “学科交叉”的核心理念使我有机会广泛涉猎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我在成功完成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的必修课程的同时,在其他领域进行了探索。我选修了数据科学、贝叶斯分析等课程,并且旁听了分子与材料科学中的机器学习课程。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探索,我意识到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在工程和科学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材料和化学领域的潜力。同时,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化学空间可视化的研究。在项目中,我们处理了大规模化学反应数据集,并利用图神经网络(GNN)加速的强制定位布局算法进行化合物网络的可视化。通过分析1976年至2016年间美国专利中的化学反应数据,我们研究了化学反应集合的结构和性质,发掘了机器学习在化学研究中的潜力。这段科研经历不仅改变了我对传统化学研究的认知,更让我看到了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对化学创新的推动作用。
密西根学院提供的国际化学术环境和全英文教学模式,使我接触到了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并且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博士阶段,我将继续在可编程活性物质实验室学习,深化化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我相信,密西根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学术资源将助力我在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
陈鑫奕(右四)与所在课题组
密西根学院一直以多学科融合交叉,知识与实践并进的教育理念著称,在我的本科阶段,密西根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与科研机会。在学院多领域多方向的课程学习中,我逐渐对基于计算机的各个交叉领域产生兴趣,同时,学院开设的各类科研项目与比赛也让我认识到要解决实际的科学与工程问题需要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在学院的培养下,我收获了扎实的课程知识,也获得了丰富的科研积累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在我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我对材料科学和计算技术的兴趣日益增长,最终选择了计算材料学作为我博士学习阶段的研究方向。在当前AI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材料学为新材料的发现和优化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性质,还能加速新材料的研发过程。我希望我可以在计算材料学领域中有所作为,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博士学习期间,我将在学院材料建模与模拟实验室,研究材料仿真等相关问题。
蒋天乐(后排左三)与所在课题组
大学四年间,我逐渐适应了全英文教学环境,并深深融入了密西根学院的浓厚学术氛围。我的科研之旅始于申请学院的IPP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专注于机械臂运动规划与人体姿态识别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高效查阅文献、构建算法框架,并且发展了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浓厚兴趣,明确了我未来的科研攻坚方向。这之后,我有幸加入Apex实验室的强化学习机器人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的深邃与自由,对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宝贵的科研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领域作为未来研究方向的决心。本科阶段的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密西根学院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独特魅力。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使我能够轻松阅读英文论文、与作者顺畅交流,并获取到丰富的学术资源,始终保持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动态的敏锐洞察。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密西根学院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研的焦点,而中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前沿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将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研究领域持续深耕,致力于通过学术探索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缩小这一差距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晨曦(前排左四)与所在课题组
在本科四年期间,我广泛学习了电路与半导体器件、计算机架构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课程,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学习之外,我先后在BiCASL实验室以及密院超快集成系统实验室的课题组参与项目,学习了电路的设计、版图绘制以及仿真,并明确了自身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方面的科研志向。密西根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科研环境以及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因此我选择继续在密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我将在学院纳米电子与机械器件与系统实验室学习,研究一类新式元件,阻变式随机存储器(RRAM)的应用可能。RRAM因其高密度、低延迟、低功耗的特点,被认为是用作存内计算基本元件的理想选择,以突破当今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系统面临的“内存墙”的瓶颈。博士阶段我将专注于“基于RRAM的存内计算”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用于大规模存储阵列的RRAM Verilog-A模型、研究高密度RRAM阵列在数据密集型计算(如神经网络)的应用。
刘宇卓(后排左二)与所在课题组
密院2024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博连读生密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
我的研究方向是软硬件协同设计下的轻量化人工智能,重点关注神经网络动态推理和模型压缩。动态推理技术通过根据输入数据灵活调整计算路径,提升推理效率;而模型压缩旨在减少冗余计算资源需求,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优化模型规模。这些技术在边缘计算、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等资源受限环境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设备的计算效率和响应速度。我选择密西根学院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原因在于其学术环境有前瞻性且注重创新。在过去三年中,我在密院高效与高性能计算实验室(EHPCL)参与科研,导师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其耐心与专业精神在科研探索的每一步都深深影响并惠及于我。独立PI管理模式也让我能够独立思考并自由探索科研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因此,我选择硕转博,并继续与导师合作,致力于开发高效的神经网络推理与压缩技术。未来,我希望通过研究推动轻量化人工智能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中更广泛地应用,并为智能计算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沈颖涛(左二)出国开会合影
在我本科学习的关键时期,电路基础课程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电子工程领域的神秘大门,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这门课程标志着我初次涉足电路理论的深邃世界,它不仅激发了我对电流、电压及电路基本元件运作机制的好奇心,更引领我踏上了一段探索之旅。本科阶段课程学习之外,我有幸通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组织的科研见习计划加入了超快集成系统实验室,我对指导老师的深厚学术造诣与广泛学术联系深感钦佩,这使我坚定了攻读集成电路设计博士学位的决心。随着对电路领域知识的逐步深化,我清晰地意识到,相较于编写代码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我更倾向于投身电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电路硬件方向的魅力在于其物理实现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以及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成就感。从基本电路分析到高级电子系统设计,每一步都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满足,这种对物理世界的直接操控与创造,是我在计算机科学中难以寻觅的激情所在。我深感自己对于电路硬件方向的热爱与执着,这份热爱驱使我下定决心,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等硬件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宋奕洋(二排右一)与所在课题组
这是我第三次以“新生”的身份进入密西根学院,从本科到博士,我的学术道路在这里不断延续和深化。本科阶段,我主修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有幸跟随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参与本科生研究项目,初次接触到优化算法。在大三后期,我在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参与磁共振成像(MRI)中的优化算法研究,深刻体会到其在提升图像质量和加速成像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为我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的研究聚焦于压缩双线性逆问题。这类问题在无线通信、医学成像等领域广泛存在,而设计高效的优化算法并进行严格的收敛性分析是核心挑战。我主要研究如何将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应用于非凸非光滑问题,并确保算法的收敛性。这不仅是我本科时期研究的延续,更是对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选择这一方向,不仅因为其广泛的应用潜力,更因为其背后复杂而优雅的数学结构。我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未来能够为新兴的成像技术等更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做出贡献。
再次成为密院的新生,我深感荣幸。密西根学院提供了优越的学术环境与科研平台,使我能够继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期待在这里继续攀登学术高峰,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突破。
王子怡(右二)与所在课题组
作为密西根学院2024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直博新生,重归这片孕育创新与活力的学术殿堂,我内心激荡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本科阶段,在学院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踏上了科研征途,专攻集成电路设计。期间,我投身于多个科研项目,实践经验的积累让我不仅技艺日臻成熟,更明确了个人的研究方向。每一次电路的精心设计与优化,都让我深切体会到集成电路在现代科技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份热爱也随之愈发炽热。密西根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氛围、丰富的资源与前瞻性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我。这些特质不仅点燃了我技术创新的热情,更赋予了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渴望在高频电路、低功耗设计等前沿阵地深耕细作,致力于解决实际工程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电子技术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我也热切期盼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杰出学者展开跨学科合作,共同促进学术智慧的交融与升华。我坚信,跨学科合作将是未来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关键引擎。因此,在未来的求学与研究之旅中,我将在专注于自身领域的同时,积极拓展视野,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携手探索电子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展望未来,我将以满腔热忱与坚定信念,继续在密西根学院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为电子科学领域的进步添砖加瓦,致力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推动技术革新,力求为社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肖沛林(右一)与所在课题组
作为一名曾在密院完成本科教育的学生,我有幸在这里通过全英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开阔了全球化视野,也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兴趣。而在密院的硕士生涯,自由的科研环境和良好的组内氛围更坚定了我继续科研之路的信心,也让我决定了继续在密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本科期间,我接触到了多种机械工程相关的课程,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热力学和传热学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如何有效冷却这些器件成为了一项关键挑战。电子冷却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既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又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我对这种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研究模式非常感兴趣,逐渐萌生了深耕这一领域的愿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希望能继续在流道设计、非定常流体性质等方向钻研,探索创新的电子冷却方案,不仅提高现有技术的散热效率,还能在能源管理和环保领域有所突破。这是我第三次成为密院的新生,我希望能继续不忘初心,永远保留年轻的热情,在充满挑战和可能的博士生涯不断精进。
熊冠清(左一)与所在课题组
密院2024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本科的探索阶段,我广泛涉猎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分析、计算机组成与架构、半导体物理及集成电路设计等多元化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特别是在密院新型计算技术实验室科研项目中的积极参与,我最终明确了个人研究志向,并在教授们的悉心指导下,专注于集成电路自动化(EDA)领域的研究。
本科期间,我在新型计算技术实验室里参与了“基于频繁子图提取的新标准单元自动定制与生成”课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分阶段的项目,涵盖从门级网表提取逻辑函数,到晶体管网络优化、标准单元布局布线、寄生参数提取,直至标准单元库生成的全过程。我与团队共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工具流程,不仅成功在45纳米工艺节点上进行了验证,还探索了7纳米工艺节点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优化了频繁子图提取策略,基于NPN等价类挖掘出更多可替换子图。未来,我计划深化测试与优化工作,力求研究成果与工业需求无缝对接。
密西根学院以其自主学习、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著称,全英文教学模式与国际学术前沿紧密相连。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进行讲座与交流,营造了卓越的学术环境。如今,再一次作为密院新生,我将持续深耕EDA领域的优化挑战,致力于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工业应用,力求实现创新性的技术突破。
杨玥(图中演讲者)与所在课题组
密院2024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本科阶段中密西根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广阔的研究平台,而这些也使我确信继续在密西根学院深造是正确的选择。密西根学院对于本科生的课程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让我有信心面临接下来的挑战,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我在本科阶段接触到了有关医疗影像的知识,而在进一步了解这一领域之后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期间,借助于密西根学院开设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课程,我参与了学院计算成像实验室的研究项目Supervised Transform Learning for Limited Angle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中,这次科研项目经历,我得以深入了解医疗影像的知识,从而可以在之后的科研之路上快速起步。
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备受关注。当今,计算机设备的计算能力大幅度提升,使得诸多算法的实现与突破变得可能。我希望我可以为医疗影像技术设计新型算法,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博士阶段我将继续在在计算成像实验室的课题组中学习,研究医疗影像的处理与分析等相关问题。
于昭琛(右一)与课题组同学在实验室
密院2024届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儿时对飞机翱翔天际的惊叹,种下了我对流体动力无尽好奇的种子。那涡轮发动机如何以小巧之姿驱动庞然大物,气流在机翼边缘为何能勾勒出优雅弧线,成长路上的好奇心至今仍是我不断探索的源动力。
步入密西根学院,我深入钻研飞机发动机设计,特别是涡扇发动机的奥秘,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尝试设计管道风扇,并将其应用于救援船项目,这一经历不仅点燃了我对流体力学的热情,也激发了我对热流课程的浓厚兴趣。学院的高质量教育与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我在流体领域得以广泛探索。在本科阶段,我有幸加入先进液冷技术实验室,参与了风冷系统液冷化实验平台模型的研究,以及高频率间歇流分流器的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在实验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明确了未来在液体冷却领域的研究方向。
步入博士阶段,我将专注于液体冷却与强化换热领域的研究。面对5G、AI及高功耗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液体冷却技术将成为应对散热挑战、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它不仅具备卓越的散热性能,更与国家“双碳”目标相契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该领域的博士生,我深感责任重大,致力于攻克散热难题,推动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展望未来,液体冷却技术前景无限,我将矢志不渝,为实现学术追求与国家绿色愿景贡献力量。
周博韬(前排左四)与所在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