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吗?什么样的工作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如何与人工智能共存? 9月11日,人工智能科学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结合最近出版的新书,为密院学子做了以“AI(人工智能)·未来”为主题的讲座。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明、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旭,创新工场市场运营主管马晓红、公关总监王俊潮,密西根学院院长黄佩森、党委书记李新碗、副院长陈谦斌、副院长郑刚、党委副书记杨艳春,学院部分教职工及在校生参与了讲座活动。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互联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王旭东教授主持。
李开复博士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经历了四波浪潮,包括互联网AI、商业AI、识别AI和自动AI。最近几年,人工智能产品的快速创新、企业家的艰苦创业精神、大量资本的投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国内市场无可比拟的规模和政策支持等优势都助力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演讲中,李开复博士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于整个人类的影响。人工智能不仅是经济的未来,更是人类的未来,当人类无法更改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趋势,那么积极思考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就变得很有意义。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快速让人力从重复而又枯燥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会抢走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从中全身而退。人类将面临的最大考验并非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生活的意义。相比于人工智能,人类比它们高出一筹的地方在于爱定义了人们的人性。人类拥有创造力与同情心,创造出关爱型工作对于未来的人们来说更有意义。
他表示,“人类将面临的最大考验并非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生活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的人性是一场极大的考验。面对考验,人类应该善用机器,且互相关爱。我们应该清楚,人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工作赋予的,当我们可以从工作中解放出来,去追寻自身存在的真实意义的时候,是不应该焦虑的。追求自身存在的意义也必将成为人活着的全部。”
互动环节中,在场观众就人工智能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产业的影响、未来发展的推动力等话题踊跃提问。李开复博士表示,投身人工智能行业,在未来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和机会的,但是要不断地去推动技术的改革和深入研究。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人工智能让传统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和充满趣味性,同时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教学,让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帮助教师们重新找回师者“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唐君远讲席教授陈谦斌代表校方向李开复博士赠送礼物
黄佩森代表密西根学院向李开复博士赠送礼物
李开复博士与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活动参与师生合影留念
讲座前,李开复博士与校方及院方领导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他在听取了密西根学院和智能互联系统联合研究中心的介绍后表示,未来希望与密西根学院有更多机会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