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智者1“吴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天分占一分,机遇占两分,勤奋、努力占七分。唯一自己能控制的是勤奋努力。”

——倪军

“他用智慧来改造了整个制造行业的平庸,一个机器可以完成50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是没有一台机器能够替代一个不平凡的人。”

——克莱斯勒公司的执行总裁Robert A Lutz

 

我的导师吴贤铭教授一辈子勤奋。我在师父名下求学时,先生已然是世界机械制造领域鼎鼎大名的学者。然而他对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却令我们学生辈钦佩不已。记得每星期中,他基本上每天都工作到午夜后,只有星期六晚上例外。先生对学术的追求,对工作的热情,几十年如一日,尤其在大名已成、年事颇高之后,实为难得。勤奋之如此,贤哉,师父!

先生善于向弟子学习。他的弟子众多,不仅包括年轻的学生,而且包括一些已经很有经验、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中年学者。众多的弟子所涉猎的知识和拥有的经验自然覆盖面也很宽。先生则善于向学生询问,与弟子讨论,从中学习很多东西。当然,本来属于弟子们的知识与经验,经过他的凝练后,又会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相长,贤明之如此,贤哉,师父!

先生乃极具智慧之人,善融会贯通。他本来并非机械和制造的科班出身,却在这一领域的学界和业界游刃有余。一次我跟随他到一企业,亲眼见到他与企业人士论及课题之事,相谈甚欢。他谈到机械加工方面的某些问题,其理解之深度,绝不输科班之人。他懂得,某些其它领域的理论有可能用到机械与制造中,如把时间序列的理论用于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此乃先生之创举。他善于把实践中的问题升华到理论,尽管他并非亲身实践者。他善于把知识的碎片拼成一个整体,磨削的、镗削的;机械的、控制的;工程的、天体的;确定的、随机的;古的、今的等等,经过他的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皆成学问。智慧之若此,贤哉,师父!

——李培根

 

吴教授常常对他的子女和学生说:天份由天,机遇难求,唯有勤奋你我都可以做到。他以自己为例,称自己在工程方面并没有特别的天份,而要做成一些事,并不见得一定要有特别的天份,普通人都可以做到,只要多一份自己可以掌握的决心和毅力。吴教授从事工程研究的生涯是在三十三岁以后才从学士学位开始的,那时他并没有考取任何奖学金,而是靠勤工俭学,暑假去芝加哥附近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打工,擦皮鞋,来挣得学费和生活费的。自在威斯康辛大学任教以来,吴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工作七天六晚,七十小时以上。他在办公室的灯光除周六以外,每天几乎都是午夜之后才熄灯的,跟随他的青年学子,渐渐都养成了这种习惯。吴教授今日的成功,就像他常常说的:对于平常人如我,天份加机遇不足一份,而勤奋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陈玉宝

 

他非常善长用人。各种层次的人在他手下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以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倪军

 

机械泰斗

6

“汽车工业是世界性的大工业,在这个工业里,吴贤铭能有创新,使得改正错误有一个系统的办法,这当然是个不得了的贡献。”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

吴教授的远见卓识:

一九六六年,吴教授就倡建了ProductionEngineering Divis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当时只有很少的学校设有此专业。一九六七年就提出了Dynamic Data System (DDS)methodology。一位将统计学与制造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的先驱。一九八六年,开始倡导 Next Generation QualityControl。一九八七年,开始强调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一九九零年,提出2mm 的目标。

——倪军

多年以来,吴教授以一介学子之身,砺砺耕耘,贡献卓著,成为制造工程界举世公认的大师及权威。他是最早将高等统计理论应用于制造工程研究的先驱。在这之前,用于工程中的统计方法总需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假设条件,数据相互独立。吴教授指出,绝大多数工程与制造工程不满足这种条件,并且由于这种假设而失去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他进而指出并证实,不需要数据独立假设条件的时间序列分析与实际制造系统及过程有着更紧密的关系。由此,他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及制造理论相结合,创立了一套崭新的工程数据分析方法: 动态数据系统理论(DDS)。他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应用于天文观测,地震预报,健康统计,经济评估,以及工程监测与控制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对制造生产,吴教授更是独辟蹊径,发展出一套实用,有效的增进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方法。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在线处理,建立统计系统模型,从而进行适时监控,有效地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并降低了成本。他将由此衍生出的一种方法称为“不需精密机器的精密加工法”。吴教授的这套理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验证,修改,实践,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广为美国工业界,尤其是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及克莱斯勒所采用,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何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工业实践,一直是美国乃至是世界学术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吴教授独树一帜,堪称典范。作为一名学者,吴教授无疑是杰出的。他曾在科学与工程刊物上发表三百多篇论文。他与学生合写的经典专著《时间序列与系统分析及其应用》,已成为学术上的一个里程碑。他身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最高荣誉会员,制造工程学会最高荣誉会员,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会员,北美制造工程研究院(NAMRI)理事,所获各种奖项,不胜枚举。更难能可贵的是,吴教授对推动其理论的工业应用也是身先士卒,不遗余力。他常常说:工程研究的最初动机应该是工业应用。他所主持的研究项目均源于工业生产的实际过程,因而摒弃了一切与实际不符的假设条件。

——陈玉宝

教育大家

吴贤铭伉俪与实验室的博士生们

“吴贤铭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希望毕业生是完整的工程师,能提供解决世界真实问题的答案。他的学生正是今天在世界各地工作的团队。”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Gary L.Cowger

吴教授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Manufacturing Research Laboratories( 其中包括Machine Tools Research Lab , CMM Lab , Optical Lab , 和OCMM Lab)共有60 多位研究生和研究人员,每年近三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建立了一个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在他三十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一共培养了125位博士生,85 位硕士生,36 位博士后,和80多位访问学者。据粗略估计,在美国大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制造工程方面的教师是由吴贤铭教授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出来的。

——倪军

 

我以为先生乃真正得道之人。记得他一次在课堂上(还是与动态数据系统DDS有关的),写下“天地人”三个汉字。意识是大道是相通的。外国学生肯定是不甚了了,我也只是明白一点点。后来联想到此,方知先生悟道不一般,非一般学人所能理解。得道之如此,贤哉,师父!

先生生前非常关心中国大学的教育。他与我们聊天之时,常谈及中国大学的情况。他向我们了解一些中国大学的状况,教育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他访问过中国很多大学,也尽可能多地接受很多中国学生学者,希望能对中国大学的研究和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至少在机械工程领域。他也善于发现中国教育中好的东西,如大学教师较强的实践能力。每每想到先生之贤,我辈若能把先生之某些理念及对中国之情转化于中国大学的教育改革,则善莫大焉。弟子们若如此,贤哉,师父!

——李培根

在制造工程学术界,有个为人称道的“吴氏学院”。至今吴教授共培养出一百一十四位制造工程博士,八十六位硕士,以及三十六位博士后其量之多,其质之高,在世界工程教育史上无人可比,堪称一绝。这些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活跃于制造工程研究工作和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有的成为美国工程科学院士,有的任制造工程师学会主席,有的任工程学刊主编等等。据统计,目前

在北美各大学院校从事制造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当中,有近四分之一可溯源于吴教授。而这些学生的学生,再学生,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吴氏学院”。从最新绘制的“吴氏学院”家譜上来看,洋洋洒洒,已有四世同堂,以至于在各届制造工程的SME,ASME年会上,新老学生相聚,长辈各通报序号,少辈则按谱认祖,传为佳话。

——陈玉宝

 

吴贤铭是世界机械制造专业的泰斗,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无数名牌大学的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在他近三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培养了一百二十五名博士,这应该是一个世界记录吧。他的学生中很多都已经是名牌大学的教授了,象在加州柏克利、普渡、威斯康星、密西根大学等等,他们有的已经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机械制造学术界,吴贤铭几乎是无人不晓的人物。在几乎所有的名牌大学里,都有吴贤铭的学生或在他手下做过研究的访问学者,象两任哈工大校长杨士勤,华中理工前任校长杨树子院士均在吴贤铭的实验室做过访问学者。

——庞剑、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