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顶尖大学放榜季的到来,即将毕业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本科生们延续了往届学长学姐们的亮眼表现,近期收到了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密西根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么,今年的名校录取通知书是如何获得的?这一批“名校收割机”具备了哪些优秀的品质?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些同学来分享他们的经验。本期的分享嘉宾是来自密西根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大四的宋世欣同学。...
喜讯 | 全球唯一!密院本科生团队摘取赛灵思自适应计算全球挑战赛科技女性奖!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王润曦、顾宇琪组成的团队,在学院教师郭鑫斐的指导下,凭借项目“J-Eye: 疫苗接种机器人中的肌肉注射点智能检测技术”在赛灵思自适应计算全球挑战赛中脱颖而出,摘取赛事首度设立的科技女性奖,成为全球唯一获此奖项的队伍。
战疫有我 | 密院博士生王天欣:除了科研学习,还做“爱心云托班”的暖心大姐姐!
“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对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博士生王天欣来说,近段时间的生活过得特别充实而有意义。 在居校隔离的这段日子里,她不仅坚持开展科研学习,还投身志愿者工作,成了一名“爱心云托班”的暖心大姐姐,为上海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一对一”的兴趣课程、防疫教育、读书交流、心理支持、在线陪伴、线上辅导等服务。...
喜讯 |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发展奖学金入选名单公布,密院3位博士生榜上有名!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发展奖学金是为提升交大博士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支持优秀博士毕业生学术成长,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勇于担当的学术人才,支持优秀博士毕业生到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工作而特别设立的奖学金。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支持优秀博士毕业生到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工作的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2021年优秀博士毕业生发展奖学金的评选工作,经过学院、学部及学校评审,确定38人入选。密西根学院共有3名博士生申请该项奖学金,经过激烈的角逐,3名博士生全部入选,他们分别是:...
喜讯 | 密院学子科研项目获首届IEEE国际学生无线充电竞赛第一阶段十佳设计方案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博士生张欢、邵谣夏、康宁、秦浩钧,硕士生龚天宇(均来自于学院动态系统控制实验室)组成的团队,在导师马澄斌教授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刘明副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凭借项目“面向多个电子设备充电的空间六自由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荣获首届IEEE国际学生无线充电竞赛第一阶段十佳设计方案。
成果 | 密院教师邵磊及其合作团队提出MEMS芯片动态测试新技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师邵磊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 “Femtometer-amplitude imaging of coherent super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s in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s”(微机械谐振器超高频、飞米级振幅的振动成像)的最新科研成果,提出了飞秒激光干涉方法用于超高频率、极低振幅振动测量和动态成像的新技术。
战疫有我 | 密院教职工共筑社区“防疫墙”,化身 “快递小哥”、“白墩墩”、“买菜客服”…
疫情当前,共同守“沪”,义不容辞。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校外教职工们在获知所在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的消息后,纷纷投身担任志愿者,为社区疫情防控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帮助。他们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者担当,为社区疫情防控贡献了教育工作者的力量。 小区里来了高学历的“快递小哥”...
隔离不隔爱 | 这场暖心“特别行动”,为疫情下的密院国际生们保驾护航
疫情当前,国际生入境后如何安置?他们的生活物资出现短缺怎么办?封闭管理期间留学生情绪波动怎么办?面对上海新一轮疫情所带来的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国际学生服务办公室开启了一场暖心的“特别行动”,为疫情下的国际生们保驾护航。 全力协助国际生入境复学 “老师,我隔离结束后暂时不能入校怎么办?”3月14日,前来密西根学院就读的一位新加坡籍和一位泰国籍的学生发来求助。初来乍道的他们于2月底入境,完成隔离观察后又赶上学校的封闭管理期而无法入校。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两位国际生一时不知所措。...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思政教师刘通:春风已有信,同心护平安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我的战疫日记”系列文章,用密院师生们的视角,讲述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战疫故事。 作为密院思政教师和东20宿舍楼生活指导老师,同学们都喜欢称刘通“通哥”。在校园封控期间,他与东20的兄弟们一起努力,一同战疫,共同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春风已有信,倚栏望平安,这是“通哥”和他的兄弟们同心战疫故事的真实写照。 春风已有信,同心护平安...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学生志愿者明宛萱:当“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照进现实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我的战疫日记”系列文章,用密院师生的视角,讲述过去这段时间密院人的战疫故事。 作为学院青志队队长的大二学子明宛萱,在学校闭环管理初期就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参与到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逐渐好转后,她又第一时间申请成为楼栋志愿者,为驻守宿舍的老师和阿姨分担任务。在她看来,疫情期间留校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凝聚了无数汗水和泪水,“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更是这些可亲可敬的交大人的真实写照。 当“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照进现实...
密院同心抗疫纪实 | 用歌声传递战疫力量,践初心绽放红色青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在冲锋”。面对校内疫情“大考”,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学生党员活跃在抗疫一线,筑起一道道“红色防护墙”,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用青春热血诠释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做春日里的一抹青春红”...
我的战疫日记 | 密院思政教师吴琦:交大,永远值得深爱,值得相信!
近期,我们陆续推出“我的战疫日记”系列文章,用留校思政教师们的视角,讲述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战疫故事。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这是密院思政教师吴琦的儿子录给留校抗疫的妈妈一首歌中的歌词。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有这样一群“我们”。在交大校园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他们总是冲在一线,逆光而行,用爱与智慧,用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的现实版的“大思政课”。 交大,永远值得深爱,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