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日起,密院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网络上。经过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线上教学已经稳定有序地开展了几周时间。经过这段时间,师生们对线上教学都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近期,我们邀请到一些参与线上教学的老师和同学,以线上访谈的形式,分享他们对于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的心得体会。
我的线上教与学 | Horst Hohberger:课堂互动超出预期,是有益的体验
自3月2日起,密院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网络上。经过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线上教学已经稳定有序地开展了两周时间。经过这两周,师生们对线上教学都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近期,我们邀请到一些参与线上教学的老师和同学,以线上访谈的形式,分享他们对于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的心得体会。
密院科研团队在单个光学微腔中实现合成维度的反PT对称系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万文杰教授的科研团队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Synthetic anti-PT symmetry in a single microcavity”(《在单个光学微腔中实现合成维度的反PT对称系统》)为题发表在非厄米量子光学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者笔谈 | 韩充:太赫兹频段——无线通信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最近一段时间,5G和6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向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扩展的趋势获得广泛热议,但如何解决当前的技术瓶颈,如何更好地发挥太赫兹频段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是我们更为关心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交大密西根学院助理教授韩充受“THzWave太赫兹世界”邀请分享了关于太赫兹频段用于无线通信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密院教师科研发现将颠覆经典光电导增益理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但亚平教授课题组在纳米科学领域全球顶级学术期刊《ACS Nano》(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3.903)上发表题为《Explicit Gain Equations for Single Crystalline Photoconductors》(单晶光电导器件显性增益公式)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姐说 | 李雨姗:唯有热爱,才能让你勇往直前
在学霸牛娃遍地的交大密西根学院,同样不乏运动健将的身影。李雨姗就是这样一位密院学子,她是国家羽毛球专业一级运动员,频频在上海和全国比赛中摘金夺银; 她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女子篮球队的绝对主力,曾带领校队勇夺CUBA上海赛区冠军。
学者笔谈 | 赵兴岩:人生没有弯路,都是必经之路
2019年,对于密西根学院博士后赵兴岩来说注定是里程碑的一年,她先后拿到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以及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而对于一个直博第四年还没发过论文的她来说,又是怎么突飞猛进,取得如此丰硕的科研成果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科研之路。
密院青年教师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竞赛二等奖
12月1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在闵行校区举行。密西根学院教师Rockwell Clancy和Ryan Thorpe在与全校19个院系40名教师的同场竞技中脱颖而出,双双摘取外语教学学科组别二等奖。
密院微型研讨会第二期:教师鲍华探讨纳米尺度下的热传导
密西根学院教师鲍华在近期举行的学院内部微型研讨会上,为与会师生做了题目为“纳米尺度的热传导:原理与应用”的报告,引发了现场热烈的讨论。走近密院,进入科技前沿的神秘世界。
交大密西根学院发展顾问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召开
1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发展顾问理事会(以下简称 DAB)第六次会议在龙宾楼召开,来自各行业精英代表的理事们、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倪军、院长黄佩森、党委书记兼科研副院长杨明、学术事务副院长陈谦斌、本科生教育副院长郑刚
【学姐说】张怡斐: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三年前,我进入了密西根学院(以下简称“密院”)。过去三年,密院给予了我多样的机会,为我增添了丰富的人生经历,让我在温暖、开放的氛围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举办第一届单原子电子学国际研讨会
10月13日,交大密西根学院第一届单原子电子学国际研讨会举行。来自美国普渡大学、日本静冈大学、法国LAAS-CNRS实验室、法国艾克斯-马赛(Aix-Marseille)大学和国内多所顶尖高校与研究所的90多名学者和研究人员出席研讨会,会议由交大密西根学院但亚平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