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学生公益服务团队。十一年来,三百余名同学以大学生志愿者的名义来到云南四市,默默无闻地接力扶贫,服务近二十所中小学,惠及学生十余万。他们,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简称“密院”) “觅源青志队”的云南支教团团队。今天,就请随我们走近这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和实干精神的公益团队,聆听属于他们的青春故事。
觅源支教:思源致远
2006年圣诞前夕,建立伊始的密西根学院迎来第一个寒假。面对假期,大部分密院学子都选择了参加寒假游学项目,拓展国际视野,而在这其中,林浩舟同学和小伙伴们在网上搜索,发现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师资力量薄弱,急需要新的师资注入。“我们要有国际视野,更需要家国情怀”,就这样,他与密院其他七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买了奔赴云南的火车票,共同奔赴峨山一中,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一起支援教学。
就这样,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诞生在了那个“温暖的冬天”。七位支教团员在团长林浩舟的带领下第一次踏上这片高原土地。在峨山一中支教期间,各位支教团员除了尽职尽责地完成正常教学工作,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当地的教育状况。考察中他们发现地处高山的塔甸镇大西民族希望小学教学条件极为艰苦,师资问题亟待解决。发现问题之后,支教团当即前往当地教育局咨询,了解详细情况,最终在得到当地教育局的同意之后,他们一行五人前往大西民族希望小学继续进行支援教育。
大西的生活条件远远落后于峨山一中,在国旗下他们看到的那一层低矮的瓦房,是大西学生们的宿舍,肮脏而又破旧的床铺是孩子们唯一的休憩之地。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当支教团员看见“脏兮兮”却总是充满笑容的孩子们时,内心会被感动填满,这群孩子就是支教团员们心中的小太阳,给人温暖和幸福。
第一届的支教团员严道轩在其博客上,记录了自己的支教体悟:“在那样艰苦的教学环境中,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最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切身体验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境遇和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看到了乡村教师的劳累辛苦;同时也将自己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新学生的观念,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帮助当地学生们树立“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信心,我们尽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学生们因为我们的到来而一改羞涩腼腆,变得开朗活跃,他们知道了上海,知道了北京,也许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这些支教团员们绝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密院的三百余名学弟学妹会沿着他们的足迹,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片土地,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从那时起,密西根学院便与大西、与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今年里,云南支教团作为密院的重要的社团之一,迅速扩建和发展,在第四届时,便已经扩大到了40人,渐成燎原之势。
第一届云南支教团队员在大西民族希望小学
密院公益:星火燎原
2009年,伴随着组织的日渐成熟,云南支教团的工作迎来新的机遇。来自云南的赵楚明同学成为了第四届云南支教团团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赵楚明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为支教团开辟了新的服务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勐秀乡勐秀中学和勐秀中心小学。支教学校的数量空前增长,与之相随的是支教团规模的继续扩大,第四届支教团40人共分为五个小组,服务覆盖了峨山县塔甸镇大西小学、海味小学、七溪小学、瑞丽市勐秀中学以及勐秀小学五所学校。此外,支教团打造成为当地学生与外界公益组织联系的平台,使社会上更多的的爱心人士可以为云南的孩子提供帮助。支教团联系到了服务西部的上海华桥基金会,在当地设立“闪亮云南奖学金”,联系到了钟书阁,为当地捐建了价值五万元的图书并建立钟书阅览室;支教团队员还自发地进行家访,并为当地学生展开一对一帮扶计划。云南支教团的工作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好评,当时瑞丽市电视台还为此特意对密院云南支教团进行了采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四届云南支教团在云南瑞丽勐秀中心小学捐建钟书阅览室
次年春天,云南省全省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而云南支教团的支教地云南省玉溪市大西村,就是当时的特旱区。密院云南支教团听闻此事,立即采取行动,联手学生会在上海交大举行了校园赈灾祈雨义演,用义演所筹得的善款与华桥基金会赞助的部分资金,为大西小学购买了净水设备,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夏季,支教团又联系华桥基金会,从服务地邀请当地的学生们在暑假来上海参观交大、参观世博会,为他们真正圆了“世博梦”。孩子们走出大城市,来到高楼林立的上海的那股兴奋劲至今还印刻在团员们的脑海中。
2013年,是支教团在大西小学开展支教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支教团虽然早已习惯了艰苦的生活环境,但学生们生活物资的匮乏常常令支教团员揪心不已。这一年,支教团四处奔波,终于联系到了云南当地的一家企业,筹集了两万余元爱心捐款,为大西小学的孩子们购买了碗筷、羽绒服等生活物资。
云南支教团在云南设立“闪亮云南”奖学金
2014年,第九届云南支教团的团长赵力也是一位云南人。他的老家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当地交通的闭塞和师资力量的匮乏,急需教育资源的支持,也非常希望能够成为云南支教团的服务地。在学院团委和赵力等学生干部的努力下,觅源青志队在原有服务地的基础上,增添了泸西县三河中学和泸西县矿厂小学两个支教点。同年,云南支教团也凭借优秀的工作,荣获“感动交大”年度人物(团体)的荣誉。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云南支教团先后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右所镇和茈碧湖镇建立起新的支教点。至此,支教团的足迹已经遍布云南大地十九所中小学。
在密院,正是在云南支教团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同学走向了志愿公益的道路。后来,学院的青志队也与云南支教团强强联合,并更名为“觅源青志队”。
密缘十年:笃定向前
密院云南支教团在学院的陪伴与支撑下共同成长,走过了漫漫十一年的辉煌历程。从最初的八人逐渐开枝散叶成为每年三、四十人的支教团体,从最初的一所小学蔓延到云南大地上的数十所中小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云南支教项目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因此受益。在这漫漫十一年的历史征程中,密院云南支教团脚踏实地的开拓出支教事业的发展道路。他们克服了支教地点更迭带来的阻力、克服了资金和距离的限制,使得支教团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后获得了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他们远离都市的繁华,不畏艰苦的生活环境,在僻静的大山深处年复一年的散发光热,将使命与责任一代代的传承发扬;他们在发展中汲取营养,不断建立健全自身体制,将支教组织逐步完善,使支教事业走向成熟。他们用自身的不懈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学院官方的政策扶持,社会基金会的慷慨赞助,家长们的后盾保障都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持久的动力。
支教事业最大的成果莫过于对支教学校产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在这一方面,密院云南支教团可谓硕果累累。无论是对学校硬件设施的使用指导,还是特色课程的引入,都对支教学校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使是在支教以外的时间,支教团员仍然在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和支教学校的孩子们保持联系,对他们的学业发展和心理成长进行指导。孩子们寄来的一张张明信片和感谢信成为支教团珍藏的宝贵财富。
支教的深远影响还表现在对支教团团员的发展的影响之中。在密院云南支教团11年来300余人的大团体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08级的王冲校友、11级的袁一鸣校友在本科毕业后,怀着对支教事业的热爱继续参加了国家的西部计划,在内蒙伊旗和云南洱源义务支教一年。12级的袁鹏同学在本科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范绪箕奖学金和蒋震海外奖学金等多项殊荣,并最终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据他回忆,在大学阶段最令他难忘的经历莫过于云南支教。
第八届云南支教团队员袁鹏在云南与同学们在一起
14级的吴佳晨同学连续三年寒假参加云南支教,同时他也是第9届云南支教团的队长,是密院云南支教团当之无愧的“三朝元老”。吴佳晨在与学弟妹交流中分享到:“能连续参加三年云南支教,现在想来,真的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第一年去的时候,刚接触这些孩子们,便被他们的天真淳朴、被他们的开朗乐观、被他们的坚强独立所深深打动。然而,当时的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短短20天的33节课,在他们带给我的成长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和无力。之后的两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好这短短20多天的时间去带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也似乎慢慢找到了我自己的答案。也许,我们要给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对外界世界更多的了解,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的心得体会,而应该是让他们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思考,让他们了解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勇气去过好自己的一生。明年,我想我还会再去。大概是已经爱上了那片土地吧。”
云南支教团队员抵达服务地泸西县三河中学
2017年,密西根学院家长会基金特别特别设立了“密缘公益奖学金”(目前主要由学院家长基金提供支持), 用来支持密院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活动,鼓励密院学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传播交大精神,在学院的寒假社会实践总结大会上,40位云南支教团的队员们获得了此项奖学金。“虽然奖金不多,但是希望支教团队员们也能认识到,我们不仅仅在服务社会,也在提升我们自己,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在支教中得到成长,我们更希望学校、社会各界能够携起手来,为我们的支教项目、为边远地区的教育支援,提供制度的保障”,密西根学院主管发展基金的许青老师说。
十一年来,三百余位密院人加入到云南支教的行列中来,奉献青春,更有无以计数的“密缘人”,在这里缘聚,在这里奋进着,希望着。
同心密愿:爱满人间
十一届支教团队员与大理州洱源县的学生们在一起
即使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密院云南支教团仍然在反思中不断进取。
十一年的支教之路,密院的志愿者们从最初的玉溪市峨山县,发展到德宏州瑞丽市、红河州泸西县和大理州洱源县;团队同学从最初的八人,到现在的四十人;支教项目从最初的课堂教学,发展到后面的课外活动。支教团开始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一代代觅源人,一年一年背上行囊,奔赴祖国的西南。
十一年的支教之路,让支教队员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反思,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之后欣喜,有收到感谢后的感动,也有很多现实的无奈。随着云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支教学校的师资力量也逐渐雄厚,支教团开始思考如何改变支教团现有的教学模式,为支教学校带去当地师资给予不了的教学效益。“社会上从来不乏对于短期支教的批评,但是我们要立足我们的公益梦想,在减少负面影响的同时多传递正能量。”就像第四届云南支教团队员王冲所说,“社会是一座大的银行,我们所做的工作,便是向这个大的银行存款,我相信我们是一本万利的,我相信我们的利息,能够永存人间。”
梦想从来遥远,只待有人为之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