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建院以来,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特区学院,密西根学院的办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先后荣获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2项,并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楷模。同时密西根学院的办学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曾获得象征国际教育最高荣誉奖的“海斯克尔国际教育革新奖”。2016年学院两个本科专业均以优异成绩获得ABET认证。 这些成就的背后,全都闪现着一支国际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团队的身影。

打破现有专业之间的壁垒,构建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

近年来,密西根学院秉持“全球视野、交叉学科、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构想,通过国际合作和交叉学科的方式打造了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快速缩短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学院创造性地在课程体系中引进交叉学科的形式,引入“主修专业+辅修专业”本科跨专业模式,通过拓展教学的广度,为学生在未来选择深度学习方向时打下更宽厚的基础。

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主要设有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建立了与密西根大学同步接轨的课程体系,所有基础和专业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所设的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中,除了打造工程基础模块的平台,在各专业选修模块和专业任选模块中某些课程均可以学分互认。此外,在注重工程教育的同时,开设数学、统计学、自然科学、文学、历史、哲学、商业、外语等通识教育课程,致力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视野拓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学院也在校内率先开展辅修专业,设置辅修学位。目前已开设的辅修专业有计算机科学(软件)、数据科学、全球中国研究和创业管理等4类,计划继续开设工业人工智能等辅修专业。按照辅修专业要求,学生在四年内只要修完相关核心课程、和企业合作的实习课程以及部分选修课程,达到规定学分要求,就能在毕业时取得学院的辅修专业证书。通过这一模式,学生从中收获了宽广的视野以及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学院开设的“全球跨学科设计项目”课程小组在展示

此外,学院成立伊始便提出了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在大量的课程中引入开放性课程设计项目,以工程和科技交流教师交叉授课的方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共同完成项目,在传授工程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包括创新性思维能力、知识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技交流能力和诚信意识在内的综合能力。作为全校的毕业设计改革试点,学院率先对现行的毕设组织方法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毕业设计,持续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2016年开始,学院还和密西根大学合作开设“全球跨学科设计项目”课程,由双方教师共同指导,让不同国家、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两个学期内跨境完成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非常好地演练了未来全球合作的工作模式。

拓展全球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以全球视野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是密西根学院与生俱来的需求。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以学位项目为主,交流交换、游学项目为补充的国际合作项目体系, 不断推进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持续拓展了国际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手段。

每年学院都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在学位项目方面,除了自身体系的本硕博学位,学院积极与全球知名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双学位项目和全球学位通项目等多元化的选择。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的双学位项目面向所有的在校本科学生。学生可以在大二的秋季学期自主申请该项目,每年有100名左右学生于大三的秋季学期前往美国修读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和文理学院的19个工科和理科专业。学生在完成密西根大学的毕业要求后于大四的夏季学期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密西根学院的学位,以此来获得两个学校不同专业的本科学历和学位,实现工程+工程和工程+科学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全球学位通项目于2017年推出,将原有的4+1项目、3+2项目进行融合和提升,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本硕连读机会,从专业跨度以及时间上满足学生多元化、跨学科的需求。全球学位通项目所涵盖的合作伙伴已包括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爱尔兰圣三一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这些项目实现了工程+工程,工程+文理,工程+经管,工程+信息等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学院参与冬季项目的学生

学院也积极为学生提供前往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短期学习的机会。非学位交流交换项目方面,作为全球工程教育交换项目(Global E3)的成员,学院学生可在七十余所项目成员学校内选择任意一所进行交流交换学习的申请,包括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除此之外,学院也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建立了交换项目。除以上院级项目之外,学生还可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的校级项目前往其他世界名校进行交换学习。此外,学院在寒假期间为学生提供的短期游学项目目前已经发展分布到12个国家的15个项目。学院学生可前往德国、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参加三至五周的游学项目,可选择包括工程、创新、数据、语言、商科、人工智能等热门方向的课程,并参加由当地学校组织的文化体验类活动。这些项目拓展了学院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课程所得学分可转回学院并计入毕业要求,为学生后续参加其他学位类项目构筑了国外生活的基础。在把学生送出去的同时,学院良好的全英文教学管理环境,每年吸引了超过100名欧美名校的学生前来访学,增进了学院整体的国际化氛围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以ABET认证为导向,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

2015年10月ABET专家到访学院进行现场评估

ABET认证是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及工程技术等领域全球最具权威的认证之一。学院于2015年1月正式申请认证,2015年7月提交了自评报告,并于2015年10月完成现场评估,向评估专家展示了课程材料、学生成果、软硬件设施、师生评价等,充分展示了学院在“教育目标”、“学生能力”、“持续发展”等ABET强调的八个方面的突出表现。2016年8月,学院的机械工程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优异的表现正式通过ABET认证。

学院根据ABET(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提出的工科毕业生应具备的11项基本能力要求,设置了对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把这11项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整个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质量提升为目标、国际专业认证为手段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教师参与课程评估会议

同时,学院为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过程化、制度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学生11项能力培养的目标被逐一落实到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每门专业必修课都各自承担了一部分能力培养目标,并形成了相应的课程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由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监督和评估,每门课程目标由责任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负责落实。学院每年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参加课程教学评估。教师按照所授课程的相关性分组,对所授课程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每一门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学生反馈、教师自评、教学改进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教学评估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制定具体改进方案,形成课程评估报告,并由新一轮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落实;在下一次的课程教学评估中,认真检查相关教学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每一门课的教学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学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办学目标、能力培养、教学质量、师资、学习生活条件、学业指导、就业指导等方方面面为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保障。

名师名片

密西根学院国际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团队是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教书育人奖集体奖二等奖获得者。自学院成立以来,这支团队已培养出了2500多名毕业生,人才培养成效不仅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大学、企业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十几年来,密西根学院作为一个整体成功地扮演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试验田”的角色。学院借鉴密西根大学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全英文人才培养体系,学术诚信教育、工程导论课、毕业设计、学术英语、ABET认证等都为兄弟院系乃至国内外众多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模版。学院广泛的国际合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遍布全球的优秀校友,提升了学校的国内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