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四年前还一切未知;而四年后的今天,他们带着一封封名校录取通知书来回馈四年来的努力拼搏。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近日,交大密西根学院学子陆续收到国内外多所名校录取通知书,他们优秀的身影将继续在祖国大地、在世界各地发光发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6位密院本科学子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故事。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l3 preset

黄铭珺

来自江苏(高中毕业于江苏省启东中学)。交大密西根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双学位项目期间在密大攻读工业与运筹工程专业。先后收到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密西根大学以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决定前往斯坦福大学开启深造之路。

黄铭珺曾获交大本科生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密西根大学Dean’s List与University Honors等荣誉奖项。她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期间前两学年绩点位列年级前10%,并在密西根大学的课程中获得了GPA 3.99的成绩。此外,她在中美两国均参与了增材制造相关的科研项目。

黄铭珺认为,密院的双学位项目与密西根大学的科研经历对她而言不可或缺。除此之外,她的另一项关键优势是出色的文书写作能力。由于英文水平突出,她曾担任密西根学院的技术通信助教、学术写作咨询师等,这一系列经历更使得她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对我来说,机械工程与工业运筹工程双专业是完美的组合。密大的工业运筹工程系由机械工程系派生而来,因而二者课程设置联系紧密。我学习工业运筹工程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机械工程学科。

梁昕怡

来自上海(高中毕业于上海市实验学校)。交大密西根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双学位项目期间在密大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即将奔赴斯坦福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此外,梁昕怡还收获了约翰霍布斯金大学、杜克大学、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梁昕怡曾获交大本科生ABC等奖学金、密西根大学 Dean’s List, University Honors, James B. Angle Angle Scholars 等荣誉。她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优异,大一大二成绩排名位列年级前20%。在密西根大学的课程中获得了GPA4.0的成绩。在科研方面,梁昕怡参加了与细胞力学和组织再生相关的科研项目,主要负责模拟细胞的不同受力状态。

对于自己能收获斯坦福大学的录取,梁昕怡认为密院的双学位项目和扎实的机械工程背景是两大关键优势。因为双学位项目,她在前两年学习并储备了必须的专业知识;后两年在密大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的学习中,她也愈加了解和深入自己所感兴趣的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这次能够获得斯坦福的录取,密院和密大所提供的平台以及老师们的帮助都不可或缺。同时,家人、朋友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撑也是推动我前进的力量。

我认为密院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当属它独特的教学模式,在独有的教学模式下,使我有了更多跟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同时,强调动手能力的实验课也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双学位计划是密院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在进行专业组合选择时,我做出了一个‘冷门小众’的选择—‘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这使得我专注于一些不同于大部分同学的领域。我想鼓励学弟学妹们去尝试一些新的学科,学科之间的跨度往往决定了交叉领域的有趣程度。我很感激在密院认识的同学们,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东西。他们的存在也一直鼓励我去挑战和实现新的目标。

范惟瀚

来自浙江(高中毕业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交大密西根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大四学生。他通过保研获得了交大密西根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直博机会,并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计划。

范惟瀚曾获得2019年校三好学生,交大本科生优秀奖学金等荣誉奖项。在本科期间成绩优异,专业课累计GPA高于3.9。曾担任VG100、VM250、VM395、VM495等多门实验课程助教。对实验与科研的极大兴趣让他于2019年暑期起加入密西根学院张强教授的课题组参与科研。2019年参与实现了纹影系统对流场激波的可视化项目,基于此,2020年与课题组内师兄一起设计并构建了聚焦纹影系统。他在本科阶段VM458汽车工程课的学习过程中,与队友一起探索使用聚类算法对汽车发动机气缸流场进行分析的方法,他们发现在不同发动机工况下使用不同算法更有利于准确高效地分析流场形态。他们的成果得到孔令逊教授的认可,并在其课题组的参与指导下,撰写了相关论文,论文将于2021年4月通过SAE International发表。

当谈及能够获得直博生录取的优势时,范惟瀚认为本科阶段的科研经历以及对探索未知的 浓厚兴趣是关键。他认为,科研工作与课程学习是一体化的,科研的过程既是在探索未知也是在学习未知。在科研中遇到的新概念新问题,能在各类文献和书籍中寻找到答案。而在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也能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实践和应用。这样的正循环加深了他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并鼓励他在新的领域中尝试和探索,通过这个过程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也逐渐在诸多领域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他看来,科研的过程虽然会有枯燥单调的一面,但在每一阶段取得成果的成就感都会激励着他继续钻研。

在密院学习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密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验以及制造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包含严谨的科学实验,能很好地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类测量与分析设备。‘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完成报告’的课程流程是对科研工作的初步预演。同时这些课程还包含了大大小小的DIY项目,指导同学们从原材料出发亲手搭建出成品。对于我这样喜欢动手实验的学生来说,这些项目不仅有趣,在项目完成时也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这培养了我对于科研实验的兴趣。密院的课堂模式与传统学院大不相同,我认为,在密院,学生往往有更多实践与探索的机会。此外,密院的课程常常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这样的课程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无论今后是进入业界或是留校工作,这些都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陈梦璇

来自上海(高中毕业于上海市七宝中学)。交大密西根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即将赴清华大学攻读大气海洋科学博士学位。此外,她还收获了密西根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陈梦璇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优秀,并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从大三开始加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实习,并且加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兰宁教授的科研团队,进行深浅对流降水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她积极参加学生工作与社会活动,曾担任流体力学课程助教、青志队副部长等职位。并多次参加各单位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曾赴尼泊尔进行支教。

对于能够清华大学的录取,陈梦璇认为与母校一流的学术声誉分不开。同时在知名研究单位、业界大牛教授的课题组实习经历也是加分项。尤其是密院独特的授课方式,从入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一大关键因素。

密院的课程安排的时间和方式十分灵活,有相对较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我思考自己的兴趣点与以后的研究方向。在密院,身边有很多十分优秀的同学,会让人感到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在与他们讨论问题时得到不一样的思路与灵感,在遇到困难时获得的帮助。记得在热力学的最后一节课,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影响职业和人生的四个因素:热情、擅长、有收获、造福人类与世界,这些也是我跨专业选择大气海洋科学方向的一些原因。

黎立齐

来自香港(高中毕业于广东省虎门外语学校)。交大密西根学院大四学生,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参与双学位项目期间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即将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黎立齐同学大学四年注重全面发展,曾获2018年本科生优秀奖学金及2020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其毕业设计项目获2020年冬季设计展金奖,目前他正在参与密西根学院孔令逊教授带领的汽车电池相关科研项目。他于大一参加密西根学院第一次举办的赴日本东京冬季游学项目,对日本的大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此外,他也积极参与各项学生工作,例如协助班主任及密院学生事务办公室处理工作,以及作为助教在多方面协助第一次于密院开设日语课程的教授及上该课的同学。

在他看来,这次能获得东京大学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个人对所申请的研究室的研究课题已经有较深的了解,以及他本人高国际化、广覆盖面的教育及知识背景。他认为,自身的优势都离不开密西根学院的办学理念:全球视野,交叉学科,质量为本,创新为道。此外,他认为有想法、胆子大也是其能够进入东京大学学习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密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注重国际化之余,于专业办学和科研方面也享有极高声誉及成就的大学学院。在这里我认识了志不同而道合的同学们,互相帮助一起进步。也遇到了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教授们,与同学们一起探求真理。密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它极长的寒假。这是我院学子独有的使自身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正是这个寒假中的游学项目 (Winter Program) 大幅拓宽了我的视野。此外,独特的课程组织也让我在非专业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比如多语种能力。

唐逸扬

来自上海(高中毕业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交大密西根学院电子与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即将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技术经营战略学专业硕士学位。

大学期间,唐逸扬积极参与各项社团和学生活动,擅长活动文案写作。同时,她也非常热爱阅读,大学四年一直都保持着高阅读量。

此次能够获得东京大学的录取,唐逸扬认为面试时的自信和自然是最重要的。东京大学面试淘汰率高,所以要在面试环节把握住机会。面试时首次问及了研究机会和研究经历,她凭着对VE450课程内容的深刻印象,在准备不多的情况下惊险过了关。而研究计划部分的面试,面试官则会追着一个概念刨根问底。因而,在这时,保持平常心很重要。

大学四年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注视并珍惜人的价值。大学期间有很多课程都有随机小组项目,而且大多都是外籍教师授课。加之课程设置是独立于其他学院的,四年下来便对很多同学和教授熟悉起来。这让我学会了作为专业课小组中少数的女性成员如何和同学们自然地彼此合作、作为中国学生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教授沟通。不管作为什么身份,不自矜、不卑怯,都是四年忙碌学习外的意外之喜。我也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很多朋友,大家心照不宣地不过分过问彼此的生活,各有各的打算,却总能很自然地互相协助、互相依赖。我们总说内卷物化了人,让具体的人正在消失,但当我明白人的生存始终依赖人,这件事本身就赠予了我一种勇气、一种自由。

我还记得17年来交大面试的时候面试老师问我为什么报考,我说,因为这里汇聚了人类的明天,而我也想成为明天的一部分。四年的辛苦学习让我认识到,明天,也并不是那么遥远。学术的压力有时就像莫比乌斯环上的追问,眼前是迷雾的森林,内心翻滚着噬己的猛兽,肉体的毅力和精神的韧性他并不是无限的,甚至有时比我想的更有限。但我时常会想起一些时刻,骑手打来电话,室友掷骰子让我拿外卖,宿管阿姨刷着短视频,一楼门外的情侣不说晚安,闵行的黑夜留着星星,又是一个普通而完整的夜晚啊。在23:59的due过后,我也就自然成了明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