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22栋楼,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思政教师徐国斌的人生字典里,意义非凡。在今年3月9日到5月23日的这段日子里,这栋位于交大闵行校区东三片区中心地带的学生宿舍楼发生了动人的战疫故事。担任楼长职务的徐国斌第一时间逆行进校,在他的带领下,住在楼里的2018、2019和2021级等多个年级的309名学院本科生和宿舍阿姨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守住了这片重要的疫情防控阵地,为学校筑起了一道重要的健康屏障。

每间宿舍都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

3月9日清晨,刚刚起床准备上班的徐国斌等学院学工办的全体思政教师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准备好简要换洗衣物,准备进校迎接战斗。收到通知后,徐国斌第一时间赶赴学校,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态势和学校统一工作部署,迅速制定东22栋楼的疫情封控工作方案,有序、有法地开展工作。

尽管这场战斗的发生突如其来,徐国斌根据学校的部署在疫情发生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针对本轮疫情的特点,他积极联系多方预演各种情况,包括组建楼栋疫情防控专班,实施分层管理,加强物资储备调度等。3月7日,他召集楼栋学生楼长、安全员以及学生会骨干成员组建了东22的“作战室”,并根据每层楼的住宿情况,逐一联系遴选层长,在3月8日前完成主体架构的初步搭建。同时,他要求每间宿舍明确寝室长,强调宿舍是疫情防控的前沿战场,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主体,要为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做好准备。

徐国斌(前排左二)与宿舍阿姨以及部分学生骨干合影

徐国斌与学院老师们组成了送饭天团

坚持问题导向是打赢阻击战的“大前提”

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封控对于每个同学、每个老师都是全新的挑战,给校园管理和宿舍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徐国斌和团队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足不出户”政策带来的送餐压力,徐国斌和学院的同事们不断优化送餐模式,不断提升送餐效率,与学院老师们不断调度、转运,不断升级送餐交通工具,快速满足了东22栋和附近两栋宿舍楼的送餐需求。疫情防控之中,学生们的课程安排和核酸检测时间发生冲突。面对这一问题,徐国斌一方面加强工作的协调,与片区调度员主动沟通尝试调整核酸时间,另一方面联动楼内层长、小组长、寝室长加强对学生的提醒,提升核酸检测的效率。当宿舍楼中出现学生突发疾病的情况时,徐国斌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医疗救助团队,针对学生的个例情况快速处置。在他的组织协调下,生病的学生无一耽误救治。

徐国斌和学院的老师们不断升级送饭装备

 徐国斌24小时待命解决同学们的各类需求问题

保持乐观心态是筑牢防线的“稳定器”

作为思政教师,徐国斌深知,越在困难时刻,越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东22宿舍楼中有9位学生党员,均为2018、2019级本科生。在疫情防控初期,他便邀请各位党员积极承担层长等职责,为同学服务。在疫情管控收紧期间,党员们自发成立突击队,召开誓师大会,做好了随时上的准备。徐国斌精心组织大家开展防护服穿戴、消杀流程等培训,培养党员同志们党支部战斗堡垒的意识。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同学在战疫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同时,担任团委负责人的徐国斌也让团委、学生会、青志队等学生组织发挥作用。疫情封控期间,许多学生积极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在平凡的岗位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会组织了许多线上文艺活动,比如用歌声助力疫情防控的夏季歌会等,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封控”生活。通过摄影、制作战疫歌曲等方式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互动,不断激励着同学们,帮助他们树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徐国斌与学生会同学们组织线上歌会活动

把同心抗疫作为淬炼成钢的“大熔炉”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保卫战都是一次重要的生命教育。疫情期间我们见证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同心战疫,密不可分”、“风雨同舟,亲密无间”和“疫去春来,密足珍贵”等口号也成了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徐国斌的记忆里,他和同学们见证了全校上下团结协作、科学施策,有序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见证了学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广慈博爱、精勤不倦,构筑起严密的健康守护防线;见证了广大后勤安保人员以校为家、夜以继日,守护平安美丽的交大校园;见证了广大校友和爱心人士跨越山海、星夜驰骋,为学校送来疫情防控的物资……

疫情防控是对所有人的一次生命教育

转眼之间,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每每回想在东22栋与同学们共同抗疫的日子,徐国斌总是笑中含泪,心潮澎湃。他相信,在经历这样一场战斗后,每个人都明白这一切来之不易,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