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唐君远讲席教授荣誉授予仪式暨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落成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龙宾楼一楼大厅隆重举行。1950届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名誉博士、苏锡企业有限公司主席唐尤淑圻学长,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英年、唐郭妤浅伉俪,江苏省政协常委、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唐庆年、唐欧婉蕙伉俪,半岛针织厂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唐嘉盛等唐氏亲族代表,上海政协原副主席、复旦大学原校长、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顾问王生洪,无锡市政协委员、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理事庄鼎鼎,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创会秘书长陈民杰、总干事赵静、总干事助理何丹,江南大学原副校长王武、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宋志华,无锡统战部港澳处处长王世俊,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伟、项目管理专员吴婷等嘉宾专程到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原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斯宪,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联合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密西根学院院长、唐君远讲席教授陈谦斌,密西根学院原院长黄佩森,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唐君远讲席教授邢朝平,党政办公室主任张逸阳,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程骄杰,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顾希垚,以及人力资源处、教育发展基金会及密西根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张安胜主持。

丁奎岭在致辞中对唐尤淑圻学长、唐英年先生及亲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唐氏家族的鼎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唐尤淑圻学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内地的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热忱关注母校教育事业发展,为交大学子树立榜样。唐氏家族与上海交通大学渊源深厚,情谊绵长。唐英年先生秉承唐氏家族“爱国重教,乐育英才”的理念,慷慨捐赠支持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创新人才培养,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且深远的作用。丁奎岭表示,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汇合节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在以唐氏家族为代表的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支持下,学校将满怀信心、踔厉奋发,以育人为本、创新为魂、兴邦为任,驶向更光明的未来。

宋续明介绍唐君远讲席教授情况

唐英年、丁奎岭为讲席教授颁发聘书

在唐君远讲席教授荣誉授予仪式上,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宋续明介绍了唐君远讲席教授情况。截止目前,我校共荣聘3席“唐君远讲席教授”:密西根学院陈谦斌教授、李政道研究所Michael J.Ramsey Musolf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邢朝平教授。唐英年、丁奎岭共同为第三席唐君远讲席教授邢朝平颁发聘书。

陈谦斌作为首席讲席教授代表发言,他感谢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对学校引进高端学术人才,开展高水平师资建设以及密院学子培养与激励的重要价值和杰出贡献。他回顾了密院自创立以来就深刻印入发展脚步的创新基因,并阐述了密院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上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的特色。他希望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能成为学院科创育人的新平台,并激励学生们传承唐君远、唐翔千先生等老一辈创业者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与会嘉宾见证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落成

学生代表季诺澄向唐尤淑圻、唐英年致送礼物

学生代表郑诚发言

申岩峰汇报密院科创育人工作

在学院学子原创的感恩视频后,拉开了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落成仪式的序幕。学生代表季诺澄向唐尤淑圻学长和唐英年致送纪念照片及中心3D打印模型。学生代表郑诚发言,表达了对捐资兴教的唐氏家族的崇高敬意。密西根学院院长助理申岩峰就学院科创育人工作进行了汇报和展示,他表示,学院全体师生会用好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这块新阵地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唐英年表示,唐氏家族与上海交大渊源深厚,友谊绵长。他祝贺三位唐君远讲席教授的荣聘,希望这份支持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今年恰逢父亲唐翔千先生诞辰百年,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落成具有深远意义,承载着唐氏家族对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殷殷期盼。他祝愿中心能成为学生们大胆创新、实现梦想的舞台和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创新创业人才的引擎,也祝愿上海交通大学能在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展翅翱翔。此外,他表示非常欣赏和赞同上海交通大学在城市治理研究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既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实践问题,也是引领世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前沿战略问题,希望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未来将会在这一领域尽一份力。

姜斯宪感谢唐氏家族多年来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和关心,也对密西根学院在疫情三年期间对国际化办学领域的努力和创新表示肯定。他期待未来能够和唐氏家族在城市治理研究领域共同探索,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嘉宾一行与学校领导共同见证了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落成,并参观了密西根学院创业校友展、学生科创展。展览展示了密西根学院依托唐君远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打造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的全天候、递进式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嘉宾们还与在中心内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