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顾家俊,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以下简称“密院”)电子与计算机专业2019级本科生,来自上海,高中毕业于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在校期间曾担任密院科协主席,获吴炯孙洁阳光奖学金、华泰证券科技奖学金、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即将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人工智能硕士。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初入密院时,全英文、快节奏的教学给顾家俊带来了巨大挑战,第一年高强度的学习常常让他感到迷茫。好在密院合作互助的氛围十分浓厚,在向老师和同学讨教经验后,顾家俊明白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主动。此后,他努力提升自学能力和听课效率,加强相对薄弱的数学和编程基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合理高效的学习节奏。在学业上小有收获后,他申请在高级科技写作与交流、计算机组成件导论课程中担任助教,组织安排每周的课程实验,并定期开设复习课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课程内容。
顾家俊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
大二期间,顾家俊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是他在大学期间第一次参加类似的学术竞赛,由于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有限,最后仅仅得到了上海赛区三等奖。但顾家俊并没有放弃,而是总结了失利的经验,和队友积极准备之后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比赛中,顾家俊对各个候选题目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根据擅长的专业技能和数据获取难度,选择了“针对澳大利亚山火的消防无人机部署模型”这一题目。在四天时间中,顾家俊与组员完成了模型建立与求解,并根据结果完成了论文撰写,他们的工作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特等奖提名,在全球参赛队伍中排名前2%。这段经历给了顾家俊很大鼓舞,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科研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条道路上前进需要有强大的韧性和毅力。
积极探索,拥抱创新
密院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师教育令顾家俊受益匪浅,他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之外,他在密院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条理清晰的工程思维。
大一期间,在密院Horst Hohberger教授的《数学分析》系列课程中,顾家俊掌握了严谨的分析能力和强大逻辑思维能力,这给他日后的学术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第一学期的《工程导论》课程则极大程度上培养了他的项目管理能力,教会了他如何提出工程问题,并完成从需求分析到方案验证与汇报的整个过程。此外,密院的优质课程体系还让他接触到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在《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导论》、《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课程中,顾家俊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音乐疗法在儿童自闭症治疗上现状的调研,以及对上海公交线路的可持续性分析等课程项目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些课程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他在工程技术的应用中能够以更科学严谨的态度关注其对社会的价值。
顾家俊为课程项目收集问卷数据
怀着对科创工作的热情,大一的时候,顾家俊就加入了密院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参与到学院各类科创活动的组织工作中。科协工作期间,他结实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平时经常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大三期间,他担任了科协主席,负责起整个组织的管理工作。期间,他与组织成员策划了“导师面对面”实验室参观、新生机械赛等活动,并组织举办了多场面向本科生的技术讲座,主题包括软件教学、专业知识入门等,为密院的科创工作积极做出贡献。
顾家俊参加密院科协活动(左2)
饮水思源,笃行不怠
生活中,顾家俊尽他所能服务他人。在上海疫情期间,他担任了宿舍楼栋的层长,为50多名同学分发物资餐食,并且负责每日消杀;同时他也作为楼栋应急工作组的一员,也会与楼长讨论日常管理方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晚都要开会讨论。在这些辛苦的日常工作中,他牢记“饮水思源”,承担起交大人的社会责任。
顾家俊在疫情期间进行楼栋日常消杀
大四时,顾家俊荣获吴炯孙洁阳光奖学金。在颁奖典礼上,密院创始院长倪军教授分享了他从一个小城镇考上交大,随后一步步取得学术成就并创建密院的经历。倪军教授将自己取得成就的原因归结于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没有多想,而是勤奋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这让顾家俊深受触动。虽然顾家俊在本科期间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他仍然会时不时地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感到迷茫,而倪院长的话则让他认识到了为众多不确定的因素而焦虑毫无益处,只有保持自信,并静心沉淀、潜心钻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因而,在本科的最后一年收获这一份奖学金对他来说显得意义尤其重大,让他更坚定了作为交大人的责任与使命感。
顾家俊(右4)参加奖学金颁奖典礼
顾家俊(后排左一)参加校学生代表大会
四年求学岁月中,密院杰出的教育理念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让顾家俊收获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广阔的视野。未来,他将继续奋进,刻苦钻研专业能力,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牢记“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努力用所学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