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成绩公布。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学生团队延续往届赛事的亮眼表现,共计斩获3枚金牌、12枚银牌和16枚铜牌。

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The University Physics Competition,英文简称UPC)是由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天文学会举办的一项面向全球本科生的国际性赛事。参赛队伍以最多三人一组的团队合作形式,利用物理学原理来分析实际物理场景,在48小时内根据竞赛题目提交一篇正式论文。比赛共设两道题,要求参赛者选择其中一道,通过模拟计算,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今年的两道题目分别围绕空间站空气泄露时间和火星电力供应问题。竞赛通过开放性题目,充分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术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英文写作水平等综合素质。

金奖得主A427小组绘制的空间站建模图

获得金奖的密院学生A427团队选择了空间站空气泄露时间问题,他们考虑了气体在大压差下的可压缩性,引入空气动力学解决问题。成员阮勖分享道:“从选题到建模,从理论推导到仿真模拟,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我们三人智慧碰撞,在讨论与磨合中不断成长。面对困难,我们共同分析、寻找新解,彼此鼓励。金奖固然令人欣喜,但更宝贵的是过程中的知识积累、经验提升与深厚友谊。“

金奖得主A520小组绘制的空间站内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金奖得主A520小组成员张闰哲感叹道:“此次比赛强度虽大,需在两日内完成选题、建模、写作及绘图等任务,却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合力完善模型,并借助AI工具减轻工作量。保持平和心态,踏实走好每一步,是成功的关键。”

金奖得主A422小组绘制的空间站内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获得金奖的A422队姜弘毅则表示:“比赛不仅考验技术能力,更锻炼心态。最开始很确信的模型在中途出现致命错误,剩余时间紧迫,这不仅需要我们冷静取舍,更需要团队成员的相互支持与体谅。”

据悉,本届竞赛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共681支队伍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从2012年开始参加此项赛事,密西根学院学生作为主力屡创佳绩。近五年来,密院学子已从此赛事中获得8个金奖、41个银奖和43个铜奖。

 

指导教师介绍
屈子杰,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长聘教轨系列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2014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18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及应用数学硕士学位,2018至2021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任博士后研究员。2021年7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在流体力学、流体实验技术、微生物流体、非牛顿流体力学、活性物质及软物质系统等方面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