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巩守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邵磊课题组),攻读博士期间专注于软机器人无串扰感驱一体集成技术以及曲面器件极限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博士生专项计划。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曾任密院学生辅导员、本科生班主任、学生党建研究生主席等职务,获得交大辅导员标兵、优秀班主任、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毕业后即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软体机器人研究的探索者
2020年,巩守禄踏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的大门,成为邵磊课题组的一员,开启了软体机器人领域的探索之旅。面对这一充满挑战的前沿领域,他从未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步找准研究方向,针对软体机器人设计难题及无串扰感驱集成技术展开深入研究。
科研之路并非坦途。实验室里,巩守禄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困惑,这些经历锻炼了他的坚韧与毅力,让他学会了在复杂的研究进程中保持冷静与耐心,不断寻求突破。终于,他的科研项目在人机协作软体机器人、感驱一体软体机器人设计原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博士期间,他累计发表论文10篇,授权专利13项,提出了软体协作机器人设计思想与人机拖曳示教控制原理,以及感驱一体智能软体机器人设计原理与环境自适应学习新方法。他也成功入选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等期刊会议的独立审稿人。
巩守礼的博士论文紧密围绕”四个面向”战略导向,针对柔性电子器件制造、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软体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共性技术难题,开展深入研究。博士课题瞄准智能机器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行业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研发,并推进科研成果转换,在产学研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作为产学研用项目负责人,他和团队一起开展电池安全监测和深海水听探测的研究,并凭借相关成果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并进入全国总决赛。
巩守禄(右二)与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团队合影
青年学生工作的热心人
在繁重的学业和科研任务之外,巩守禄也积极投身于学院的学生工作。他不仅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支持,更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学生党员,同时担任密西根学院负责党建工作的辅导员,他始终致力于开展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他组织开展多次党日实践活动和知识学习竞赛,探讨中外学院中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作为本科生班主任,他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困惑,鼓励他们积极投身课外实践和科研项目。所带班级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在各类市校级科研竞赛中获奖十数次。他还多次担任学院夏令营招生助管和各类考试的监考工作,以及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助教等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巩守禄(后排中)当选学院首届学生党建研究会主席团成员
服务社会的践行者
过去四年,他多次带队前往全国各地进行党建专项社会实践与重点通识项目实践,与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开展“支部共行”,促进企业与交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带领团队重走习总书记考察路,感受国家的日新月异与强国发展,培养家国情怀;他带领团队走访航天重工企业与校友企业,加深对于行业前沿发展的认识,增强青年使命感;他带领团队走访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行业巨头企业,了解行业困境,探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储能行业的发展路径。
此外,巩守禄多次参加交大—阳加中学的线上、线下支教活动,并带队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前往云南省洱源县开展支教活动。心怀热忱的他秉持育人助己的理念,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服务同学与社会,默默地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巩守禄(前排左一)参与云南支教团活动
巩守禄(前排右二)带领学生走访企业
时光冉冉,五年光影转瞬即逝。博士毕业后,巩守禄将继续赴海外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新的交叉领域继续探索未知。他深知,科学研究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需要不断追求卓越与奋进。未来,他将继续以交大青年肩上的担当为激励,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