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胡植峰,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以下简称“密院”)2020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韩充副教授课题组,太赫兹无线通信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太赫兹无线组网。博士期间已发表多篇SCI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优秀毕业生,密院俞黎明奖学金、博士生新生奖学金等荣誉。毕业后将前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从事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心怀梦想,求索无涯
胡植峰的大学之旅始于密院。他的科研启蒙始于学院一门特色课程——本科生科研项目。这门课程让他得以有机会走进实验室,得到科研和学术锻炼,感受到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对科研的热爱,促使他选择留院直博,立志在密院“全球视野、创新为道、交叉学科、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未来需求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结合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需求和自己的研究兴趣,胡植峰选择加入研究太赫兹通信的韩充副教授的课题组,致力于太赫兹无线组网方向的研究。然而,科研之路并非坦途。面对全新的课题,他曾感到迷茫和无力。但密院的培养制度为他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丰富的专业课程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交叉学科的培养理念则让他有机会深入学习机器学习等前沿方法,为科研难题提供新视角。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下,他脚踏实地,不断尝试,逐步提升了学术能力。最终,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多个国际高水平SCI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并撰写太赫兹通信领域的系统性综述,相关成果入选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
胡植峰与实验室同学参展全球6G发展大会
胡植峰在国际会议上进行汇报
全面发展,志愿奉献
学业之余,胡植峰也积极参与学院和学校的各类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本科期间他通过加入学院云南支教团、学生会和担任课程助教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博士阶段,他继续奉献自我,担任研究生会干事,在新生晚会上表演魔术才艺等。此外,他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成为多个国内外学术论坛的志愿者,帮助国内外嘉宾顺利开展交流。
在协助普林斯顿大学Kaushik Sengupta教授参加全国太赫兹论坛的过程中,他收获了国际一流学者对于科研和生活诸多建议,受益匪浅。在多家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担任审稿人的经历,培养了他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成长不仅是学术上的深耕,更是在服务他人、回馈社会中升华的自我。他在助人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领导力,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自我成长。
胡植峰担任全国太赫兹论坛志愿者
结合实际,逐梦前行
在博士研究期间,胡植峰始终坚持科研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理论的创新,也在于回应实际需求、解决现实问题。他曾带队参加畅想未来华为智慧汽车创新创意大赛,设计用于智能汽车的通信和感知解决方案。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组织团队进行调研,与学院指导老师交流意见,并带领团队不断调整设计,以追求更高的性能。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学术能力在实际需求中的检验,更是一场对沟通、合作、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历练,让他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坚定了服务实际的方向。
胡植峰在竞赛决赛上进行展示
未来,在求职选择上,胡植峰同样希望将自己博士期间所锻炼的学术能力应用于实际。秉承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和“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精神,他选择加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为祖国国防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坚信,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是对母校精神的最好传承。
回顾博士生涯,无数次寻找突破的历程,成为了胡植峰塑造自我的珍贵财富。他深知,每一次战胜困难,都是在埋下成长的种子;每一次探索答案,都是在收获进步的力量。在未来的旅途中,他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脚踏实地,迎接新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